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城市是活著的!
無關興盛和衰退,
就算受了傷、被破壞,城市也會慢慢痊癒,
彷彿活著的生物……
彰化,臺灣最早的漢人移民聚落之一。華南風格的有機聚落,彎曲的道路沿水邊而行,有如一座迷宮般的有機城市。但一九○六年,一紙市區改正公告降臨該城!日本殖民的都市計畫強橫覆上這片豐饒土地,簡直就像把燒紅的網子烙在肉片上一樣,為城市深深刻下了明顯的雙重性,既有的巷弄、廟宇、屋舍被截斷,繁華大街成了小巷,嶄新的筆直道路氣燄高張。而彰化這座城市,在碎裂的血肉上繼續增生,似乎正進行著自我修復。
一九○六年的市區改正,啟動了這座城市荒謬又頑強的生存意志!
青井哲人是都市研究界的頭號聰明分析者,他踩著腳踏車四處探索,縱向橫向地將城市的諸面相描繪出來。──Acetate組織╱中谷礼仁
作者某次在彰化走動時,無意間看到「城市癒合的疤痕」──元清觀,突然直覺領悟到那是城市活著的證據!那標示著兩種城市形態的交界,也是遍布城市全體的雙重創傷。現在,就讓青井哲人帶領我們穿梭在彰化現存/倖存的巷弄與廟宇之中,觀察有趣、怪異、匪夷所思的街景,抽絲剝繭,一步一步,推敲出那個在百年前被湮沒的──已逝的未來。
《彰化一九○六》不是都市計畫史,也不是市民生活史。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城市本身,就是「彰化」自己。
城市是活著的!從以前到現在,從過去到未來。城市擁有宛如人的臉孔跟身體,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力驅使,城市往往都會在當下做出必要的改變,繼續存活下去。這些復原的「方法」跟「規則」是這塊土地的珍貴質素,是台灣本身的力量,而非殖民者強加灌輸所致。若能辨識這股力量,或許能解開這塊土地的歷史,一個關於傷害與重生的故事。
本書特色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雜誌》主編執筆,探究都市論本質的深入淺出之作。
◎作者為了造訪未婚妻的娘家,來到彰化,自此開啟一段悠長美麗的臺日研究。
榮獲研究選獎一覽:
2003,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中心歷史研究者交流事業
2003,大林都市研究振興財團
2004-2006,日本文部省科學研究費
2005,東京大學千年持續學論壇「都市的血、都市的肉」演講
2006,出版《彰化一九○六年〜市区改正が都市を動かす》(acetate,專門出版優異學術成果的組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青井哲人 AOI Akihito
出生於日本愛知縣。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同大學研究所博士班,中途為了赴任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而退學,爾後轉任人間環境大學助教授(副教授),並在同大學任教期間取得京都大學博士(工學)學位。2008年轉任明治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科准教授(副教授)
日本建築學會《建築雜誌》主編(2012~13)。專長為建築史、都市史。著有《植民地神社と帝国日本》、《彰化一九〇六年:市區改正啟動城市》(2006)等。
曾獲2002年日本建築學會獎勵賞、2008年住宅總和研究財團(日本)研究選獎。
譯者簡介
張亭菲 CHANG Ting Fei
出生於台灣台中市。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視覺情報設計學科畢業,同大學研究所藝術工學修士(碩士)。1996~2011年間任職於株式會社藤田建築設計事務所(日本)企劃部、設計部。現從事建築、都市、社會福利等專業的口譯、翻譯工作。除了參與日本多項科學研究費的研究案之外,並曾多次擔任台、日、中舉辦之國際研討會及專題演講的口譯工作。翻譯作品《造飛機的日子──台灣少年工回憶錄》(新竹市文化局)、《10 + 1》(INAX出版、LIXIL出版)雜誌等複數建築專業雜誌記事之中譯、日譯等。
目錄
前言
一.被繪出,與未被繪出的彰化
二.截斷的痕跡
三.重疊的城市
四.何謂市區改正
五.都市計畫的歷程
六.彰化縣城的空間復原
七.地方志描繪的彰化
八.重返市區改正前夕
九.從寺廟觀察城市組織的截斷
十.寺廟整理再考
十一.兩張透明膠片
十二.變動部分與不變部分
十三.架橋的設計
十四.城市的細胞
十五.城市生生不息
語彙集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前言
這裡有一幅圖。
右邊可看到「彰化市大觀」的標題及「常光」的落款,發行年代為一九三五(昭和十)年。彰化原本就沒有留下豐富的照片、地圖等資料,因此,在追溯彰化的歷史時,經常會使用到「常光」所繪的這幅圖。此圖的魅力,應該是在於以最明快的形式傳達彰化這座城市鮮明的整體樣貌吧。彰化藉由在日本帝國中的地理位置、周邊地形,以及彰化驛(彰化車站)、彰化孔廟、彰化神社等冠上城市之名的設施,畫出城市的明確輪廓。依據上述要素,這張圖成功勾勒出這座曾經樣貌特出、具統合性的城市。是的,這正是彰化的「肖像畫」。
一座城市若是有了名字,又被繪成肖像,說不定也算具有某種「人格」吧。縱覽世界史,中近世的歐洲城市不也如此? 城市屢屢創造出一個個固有的「人格」,這些「人格」超越人的一生,甚至超越國家盛衰,生生不息,即使戰爭、大火,也無法奪走城市的生命。
本書要思考的是,臺灣的歷史城市彰化在受到當時名為「市區改正」的都市改造事業的粗暴切割後,如何自我修復、改造,並且延續生命。不過本書既非都市政策史、都市計畫史,亦非民眾的生活史、社會史。故事的主角是城市本身,也就是「彰化」自己。
城市是活的。城市擁有物性結構,而這物性結構就像人的臉孔跟身體般,具備特徵。城市不論受到什麼樣的外力驅使,往往都會在當下做出恰好是必要程度的改變,繼續存活下去。本書便將嘗試一探其變化的機制。
那麼,就讓我們回到金子常光的鳥瞰圖吧! 這張圖並其實未忠實重現一九三五年的彰化。就像肖像畫通常會將真人加以美化一樣,從某種觀點看,這張圖中的彰化也經過了美化,已在「該描繪」及「不該描繪」之間做過取捨。
究竟這張圖上畫出了什麼,又有什麼是沒被畫出來的呢?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17959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5 x 21 x 1.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鳥瞰圖與日本帝國
〈彰化市大觀〉的作者「常光」,正是活躍於大正至昭和戰前間的鳥瞰圖繪師金子常光(生卒年不詳)。常光在一九三○年代繪製了臺灣全島及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主要城市的鳥瞰圖,而〈彰化市大觀〉也是其中之一。可惜依筆者管見,還無法推測此一系列鳥瞰圖的繪製背景,不過可藉由當年鳥瞰圖盛行的情況,稍微推想昔時情景。
當時最著名的鳥瞰圖繪師,大概非吉田初三郎(一八八四~一九五五)莫屬了。鳥瞰圖的作畫特徵是將視點提高到半空,大膽變形,放大所強調的對象,以及宛如魚眼鏡頭拍出的廣角透視。而且,不論主題是哪個城市,圖面遙遠的那一邊總會出現日本列島和富士山,甚至更遠方的釜山、新京(長春)等。實際上,即使透過飛鳥的眼睛,也不可能看到他在圖中描繪的景觀。這樣的手法,正是為了簡單而明瞭地將帝國主義的觀點展現給大眾。
初三郎的成功傳奇令人難以置信。他出身貧農,先是擔任友禪染的圖案師,之後學習西洋繪畫。大正初年因繪製京阪電鐵路線圖〈京阪電車御案內〉而獲皇太子(日後即位為昭和天皇)賞識,接下來就以繪製大正天皇即位典禮所需的〈京都全市鳥瞰圖〉(一九一五)一舉成名。爾後,在宮內省、陸軍、鐵道省以及與觀光、交通相關的工商業界,甚至神社寺院等領域間建立起豐富人脈。進入昭和年代後,人脈還拓展到博覽會、出版業等層面。初三郎的足跡遍布整個日本帝國,包括滿洲、朝鮮、臺灣等。日中戰爭(中國抗日戰爭)開戰後,搖身成為隨軍畫家,持續創作。
「有一首歌最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線最為記/那就是詩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無數顆熾熱的心/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這道詩是高中畢業班中,我們的班主任孫老師送給我的,6年來,我一直珍藏在心底,每每想起它,就好像回到了孫老師的身邊,就好像又見了她新切的笑容。 孫老師——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數學老師。就在她我們剛上高三,她還有一年就要退休時,被查出患有淋巴腺腫瘤。醫生要求立刻手術,可孫老師把化驗報告一揣,又站在了講臺前。她知道,學校教師緊缺,同事們擔子重;她知道,學生正在關鍵時期,差生剛上路;她知道,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假期過去了,開學時,大家驚喜地發現了孫老師又回來了,儘管經歷了8小時大手術的身體仍很虛弱,儘管腮邊的手術疤痕還鮮紅如血,可孫老師像不倒的青松,又屹立在講臺前。「起立!」大家刷地站了起來,淚珠在每個人的眼眶裡打轉,頓時教室里響起了春天般的聲音,大家發自肺腑地喊到:「老師好!」這感人的一幕我久久不能忘懷! 是孫老師崇高的胸懷折服了我,「教師」這個神聖的名字也從此在我的心靈里烙下了印記。當我師範畢業時,真正踏上教育這方熱土時,我覺得自己仿佛走進了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為了祖國未來無數的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了我的學生。多少個中午,當人們午休的時候,我在教室里和學生談心;多少個晚上,當人們被精彩的電視吸引的時候,我還在燈下認真地備課、批發作業。為什麼?因為我始終相信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顆純凈的種子,都會在教師愛的沐浴下長成參天大樹;每一雙稚嫩的腳步都會在教師愛的牽引下變成我們民族巨龍的鱗爪,也正為這個,我雖累,但樂在其中。 去年9月10日,清晨,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走進教室時,同學們突然意志說到「老師你辛苦了,祝老師節日快樂,伴著動聽的聲音,班長手棒一束鮮花徐徐向我走來……這是夢嗎?這似乎只有在電視、電影里才能看到,但這不是夢,一切都是那麼真實,都發生在我眼前。「我們愛您」同學們清脆的聲音響徹教室。這是學生對老師崇敬喜愛之情的最真表達。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眶,我激動的說:「我也愛你們。」學生們全體起立鼓掌,一時間,掌聲扇動著淚水,淚水浸泡著掌聲。 這一幕似曾相識,對了,在孫老師的課堂上不也是這樣嗎?一顆真誠的心融化了幾十顆火熱的心,這是心與心的交流,這是愛與愛的傳遞! 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 教師師德修養演講稿範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一生,與花相伴》。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與花相伴的一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當我的演講稿寫到這裡的時候,我想起了在今年教師節晚會上讓我熱淚盈眶的一個平民英雄教師——殷雪梅老師。殷老師是江蘇金壇市城南小學女教師,2005年3月31日,殷老師為了拯救身後的她的學生稚嫩的生命,張開雙臂,用身軀阻擋著鹵莽而來的小轎車……25米,整整25米……小車把殷老師撞出去25米……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生活、熱愛、奮鬥、奉獻了的……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嘎然跌倒……在殷老師的追悼會上,10萬名各界群眾揮淚送別,被她救下的孩子跪在地上,淚流滿面,他們深深地在呼喚:「殷老師,您快回來啊」,「殷老師,我們想您了」,「殷老師,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殷老師唯一的愛好就是養養花,但是她實在太忙了,即使是養花,也是挑選那些容易伺候的花,像吊蘭、君子蘭之類。 殷老師最喜歡的歌就是那首《丁香花》,在教師節晚會上,當這首歌響起時,電視機前的我仿佛看見在一片花叢中笑臉綻放美麗異常的殷老師:「那墳前開滿鮮花是你多麼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還覺得孤單嗎?你聽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愛的歌謠啊,塵世間多少繁蕪,從此不必再牽掛……」 教師師德修養演講稿範文3 各位同仁: 大家好!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著小臉,渴求著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著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凈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那間教室里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局限於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著學習困難的學生。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唐代韓愈曾經為我們老師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說的就是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第一目的是「傳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識技能。教育學生是不是多上幾節思品課,讓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範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範、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和學校的校風,教師的形象直接關係著學生素質的培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相信合格的教師才能塑造出合格的學生。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一年,經過了這300多個日日夜夜,我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說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而這個目的的達成,我仍需努力。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教師師德修養演講稿範文4 有一種美妙的生物叫春蠶——春蠶到死絲方盡;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叫紅燭——蠟炬成灰淚始干;有一種博大的情懷叫奉獻——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他們的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中,又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樑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也許老師那絲絲白髮,斑斑皺紋是最好的見證。在我眼裡,教師就是一朵花,一朵不嬌艷卻有著超強磁場力的花,總是靜靜地奉獻著自己。最美的花,不一定要有華麗炫彩的外表,不一定要有沁人心扉的香味,不一定要有常開不謝的毅力;最美的花,總是開在最安靜的地方,那麼的潤物細無聲,卻又時時刻刻讓你感受著他的存在,用他的磁場力影響著一波又一波的「賞花者」。 武川縣特校教師張美麗、張秀麗姐妹,堅守崗位20多年,面對特殊的孩子們,她們傾其所有、日夜操勞、身體透支了,疾病纏身,可她們依然執著的堅守著,20多年來,這裡已經走出了150多名學生,一個個聾啞兒童走出了無聲世界,一個個智障兒童有了自理能力,一些殘疾學生的作品在國際比賽中獲獎,3名學生考入了聾人大學。如果沒有執著的理想信念,如果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果沒有姐妹倆無私的愛,怎會有學生今天的成就?! 只願一生育桃李,不問辛苦為誰忙。我們身邊奮鬥在教育一線的無數個教師又何嘗不是像他們一樣,在清貧而執著的歲月中,在辛勞而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承諾。他們以校為家,愛生如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紅顏老去,青絲漸白,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默默無聞地奉獻著。 他們不是演員,卻吸引著學生饑渴的目光;他們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唱出迷人的歌曲;他們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青年人的靈魂。或許他講課的每個細節隨著時間的流逝會被學生淡忘,但他的熱情、勇氣、信念和慈愛會永遠保留在每個學生的心中。 教師是辛勞的,可塑造靈魂的工作是偉大的;紅燭的燃燒是短暫的,可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心卻是永恆的。身正為師,學高為范。教師用執著的理想信念播種,用高尚的道德情操耕耘,用紮實的學識辛勞澆灌,用博大而無私的仁愛默默滋潤。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朵最美麗的花,開在最安靜的地方。 教師師德修養演講稿範文5 作為一名剛工作不久的年輕老師來說,我時刻努力以一個教師的真誠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學生,用愛鑄師魂。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每位學生的感情基礎。在我所教的班級中,曾遇到這樣一位學生。父母離異,他受到了嚴重的精神創傷,從此一蹶不振,上課經常開小差,甚至打瞌睡,更令人痛心的是迷戀上了虛幻的網路遊戲。面對這樣的一個學生,我沒有大聲呵斥,而是細心地為其開導,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用我微弱的愛,喚醒了他那顆因為缺失父母的愛而乾涸的心靈。現在,他的成績穩步上升。看到學生們取得的優異成績,我感到非常欣慰。 是啊,在教師這片原野上,是愛點燃了前行的燈盞,是愛照亮了學生的心靈,是愛延續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師德師魂的崇高與偉大。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時刻銘記著:愛心,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新時期師德師魂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要愛一切學生,愛學生的一切。 當然,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我的愛是微弱的,是平凡的,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與責任做一些非常平凡的事情。只有那些在最危難時期,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甚至用生命詮釋了教師的愛與責任的人,才是新時代最偉大最崇高的師德師魂。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震撼全球的大地震。有這樣一位老師,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學生的生命,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當地震發生時,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冰雹般的磚瓦,水泥板墜落在他的身上,熱血奔涌而出,他咬著牙,拚命地撐住課桌,他的身下蜷伏著四個倖存的學生。而他那張開的雙臂成為了永恆。 是啊,大愛無聲鑄師魂。譚千秋老師為了學生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用愛與責任挽救了四個家庭的幸福,他誓死保護學生的形象,是我們一生也忘不掉的。 我們雖然離汶川較遠,但是,當餘震一次次襲來時,為了學生安全,讓學生以宿舍撤離出來的操場上過夜時,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堅持著,再累再苦也要陪著學生,是譚千秋老師的形象在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想說:我的選擇是光榮的,是無怨無悔的。是啊!既然選擇了遠方,就不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用愛心與責任去關心每個學生,鑄就崇高的師德師魂,用我們的愛在教育的原野上塑造一座永遠不倒的豐碑! 謝謝! 教師師德修養演講稿範文6 尊敬的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工作快一年了,作為老師,曾經有過歡樂,有過苦痛,有過輝煌,有過失落,也有過彷徨和無助,但經過快一年的磨練,我深刻感悟到作一名老師難,作一名好老師更難! 首先,教師應具有最起碼的教師職業準則,要愛崗敬業,堅決擁護和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另外,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在課堂上靈活,隨機應變的掌握課堂,維持課堂秩序的能力,以上都是作為一名老師應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條件,而對於作為一名好老師,這些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如何作為一名好老師呢? 經過近多半年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感悟,我認為作為一名好老師應該有一顆愛心,金子般的愛心,對所有的學生都應該表現出對他的愛。不管他貧富與貴*,學習是否好與壞!校長曾經說過,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因為年齡關係,我把我的學生當作我最親的弟弟,妹妹,在邯鄲,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和他們在一起,我能感受到身處異地的快樂,我把我全部的熱情都傾注在了那些孩子身上,也因此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 作為年輕老師,因為知識積累不夠,教學經驗不夠豐富,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所帶的課,就必須先讓學生喜歡自己,抓住學生的心理。利用年輕的優勢,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為老師,還應有很好的耐心和極大的熱情,有很多老師說:「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良心活」,我感同身受,因為只有當自己的行為不受到良心的譴責時,你才會感受到作為一名老師的幸福!生病了,學生會在辦公桌上放下治療的藥,過節了,學生會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卡片祝你節日快樂,還會說上一句讓你一生都難以忘記的:「老師,您辛苦了!」,嗓子幹了,學生會為你端上一杯水……當感受到這一切時,你會感到作為老師的偉大,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另外,作為老師,還應該適時的鼓勵學生。學習好的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學習一般的鞭策他們,讓他們不要灰心,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辦不到的事情,只有人不想幹的事情。只要想學好,通過努力,肯定會學好的!適時的找心理自卑的學生談心,鼓舞他們的士氣,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眼神,一種表情將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對於學生,應該有博大的愛,無私的愛,更應該去寬容他們,理解他們! 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源於我本身對學生的愛!雖然我將來不會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不會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不會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但我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它,因為我知道,所有的職業都是在改造世界,而唯獨我所從事的職業是在創造世界,我所收穫的是任何數字都無法計算的生命價值和幸福成果。生活的目的,不在於顯耀和享受,而在於精神上的充實和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戰士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教師,就沒有我們人類文明的今天! 我願做園丁,培育祖國一代又一代幼苗;我願做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我願做人梯,讓孩子們踩著我的身軀登上成功的巔峰!甘為人師,樂於奉獻!本著一中「教書育人」的思想,我堅信,我會成為一名最好的老師,成為最偉大的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謝謝大家!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MJGjEg3.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590699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霧峰胸部壓迫感看什麼科潭子發燙感看什麼科太平區喉嚨異物感改善中醫診所
西屯血壓不穩定中醫推薦 南屯消化功能異常治療中醫 治療效果不錯的中醫診所大雅常常心悸改善中醫診所 大里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中醫推薦 這間中醫診所很大推神岡昏眩治療中醫 潭子憂鬱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大里壓力大中醫推薦 神岡白天賴床睏倦治療中醫 最推薦的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