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When mysterious Helen Graham and her son move to Wildfell Hall, it sets her neighbours talking. Who exactly is Helen Graham, and why does she keep her past a secret? Recommended for older readers.

詳細資料

  • ISBN:9781405087384
  • 叢書系列:
  • 規格:93頁 / 13 x 19.8 cm / 普通級
  • 本書分類:> > >

 

 

小編按:受《詩刊》原編輯、著名詩人孫文濤老師授權委託,本號將獨家陸續推出孫文濤先生的訪談錄和隨筆錄。敬請詩友們關注! ... 孫文濤(1952——),吉林長春人,著有詩集《野薔薇》《風雪黃昏》,文學訪談錄《大地訪詩人》《大地訪詩人續集》,散文隨筆集《京華遇詩人》《大地談詩》《北部邊疆漫遊散記》,散文詩集《摘自筆記原想扔掉的片斷》等。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聘任作家、《詩刊》編輯。 再見,詩人師長雷抒雁 孫文濤 我這輩子「學業」命途多舛,回憶起來竟多數時間在「體制外」、「編外」。早年在農村,在工廠,後在「漂流」途,在民間,在底層學習及寫作,青少年既背負著沉重「出身論「壓抑,當知青連考」工農兵大學生」的資格都沒有;下鄉回城後,除了70年代在公共圖書館自學十年外,就是短暫時光的先後念過兩次文學院:一次是80年代的吉林省作家進修學院,兩年;一次是90年代的北京魯迅文學院,一年——回顧里這些加起來竟是此生「我的大學」。 ... 1996年秋我到魯迅文學院,雷抒雁先生也是剛赴任不久,從《詩刊》的副主編位置調來,任常務副院長(院長是名譽的,為詩人賀敬之),副院長孫武臣,是從《文藝報》調來,他們倆力主給魯院「重整旗鼓」,那時學院位於北京朝外偏遠的八里莊,在一所舊工廠院落里,條件也有些艱苦,不似今天。 開學典禮雷院長講話,記憶里他的表情及語調「很詩人」化,有知識分子味,我暗襯今現實與環境均亂,人心渙散,辦文學院不比搞寫作啊…… 雷院長的領導藝術,也簡單,就是放手,具體事務都是孫院長管,什麼日課呀,伙食呀,學員問題呀,……只有涉及大事,如缺資金,他才來抓,兩個院長配合得默契。他外事忙全國活動多,又是名詩人,經常在外面跑,平時很少見到他那輛舊的小汽車停在院子裡。他曾給學員搞了一件福利,向上級給本屆要了幾萬塊錢的伙食補助,而且全部作為「飯票」發給學員,彌補了那些因「自費」來京(僅有部分公費及帶薪)家境生活困厄的「寒士」。 細思,公平說我覺得我們這屆班辦的還不錯,教務、生活均抓得緊,又給以寬鬆環境時間,留給創作,管得不「具體」,順應適合文人的習性,一年兩學期活動也比較豐富,學期滿及年底有全體會餐,聖誕舞會,夏天組織郊遊,讓學員均參加全國「文代會」、「作代會」,開闊見識。平時偶有集體看實驗話劇、文藝片電影,開學員個人的作品研討會,等。記憶里凡學生倡議的有益活動,院裡都一概熱情支持,孫院長一般隨時都可以自行「拍板」定事物,他抓院務也很能落實到位。本屆學員剛來沒地方洗澡,他與雷院長費了許多周折改建好了澡堂,解決了「吃喝拉撒」等雜務一難。我覺得以上均與雷院長的「大手筆」「開放型」作風分不開。 ...雷抒雁生前照片 中途有一次學員「鬧伙食」,又去上告,主要是與食堂的矛盾,後經調解解決。印象里雷院長領導的集體很和諧,民主,上下氣氛融洽。我在班裡任班委、生活委員,班長為趙中月、劉岸,我們這個班委會也一樣和氣,心齊,協助院裡做了不少工作。 臨結業離開魯院的時候,我正在申請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覺得回東北的省作協蓋章太費周折,希望院裡做我的推薦單位,並請雷抒雁、孫武臣二位院長做我的入會介紹人,他們欣然答應,雷院長不假思索就在介紹人一欄簽名,看來他還是了解與信任我,這師生情分很令我感動(我們並無「私交」,這在「市場版」泛濫的90年代及今日均屬彌足珍貴)(說一句,加入國家級作家協會,對一個外省一般作家來說是天大事,需要各個省作協推薦,但有的地方竟把推薦各級作家協會入會的事也當「潛規則」)這樣我就意外幸運地在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由一位赫赫大詩人做了我的入會介紹人。 1979年,借改革春風,「新詩潮」興起,「新時期文學」開年,有三首詩在全國不脛而走廣為流傳,其中有,一首詩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另一是軍隊詩人葉文福的一首《將軍,不能這樣做》、還有吉林詩人曲有源的一首《我尋找西單牆上的民主》,要知道那是剛剛政治」解凍「,思想「解禁」初年,做這些是冒很大風險的。(後來葉文福、曲有源果然為他們的「莽撞」付出了沉重代價)。是什麼使一首詩流傳於世?那時是勇氣、時代需求、詩人犧牲精神。《小草在歌唱》中有句「我敢說/如果正義得不到伸張/紅日/就不會再升起在東方……」,這在「主流」詩人里當年是敢流露真情敢講真話的表率。 ——說起來三位勇敢的詩人中倒有兩位與我都有點緣分,曲有源是我在1979年時候在東北的文學編輯老師 ,而雷抒雁是我90年代在北京學習時的魯院的院長,緣分不薄。 學員們都知道雷院長的這段」文學掌故「,故而對他尊重。他也平易近人,只要過來不管多忙,有學員求見,從不拒之門外,微笑,握手,請坐。而溫和,平靜,謙虛,內斂,還有簡樸(他辦公室非常簡樸,無一奢物),他雖是大領導,卻葆有一貫沉靜甚而平凡普通的「文士風格」。 由於雷院長是《詩刊》來的,又是名詩人、作家,所以給我們請的講課教師文學面及社會面很寬泛,從王蒙這樣當過文化部長的著名作家請下來,一路在京和路過北京的作家能請的幾乎都請過,大學的教授、出版社編輯、資深編輯就更不用說,還請過他母校的西北大學中文教授來,課程除了文學、寫作,還有影視、文藝、理論,甚至還請過公安部、經濟部門的同志來講,以放開我們的視域,他們講課也很隨意隨時可說真話。其中,請了《詩刊》的名詩人李小雨做班級的詩歌學員輔導老師,多年後我到《詩刊》工作,也與此一段相關,冥冥中可有一隻手安排就?…… ... 藉此介紹點我了解的魯院。魯院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抗戰中的「延安魯藝」學校,建國後1950年在京成立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丁玲。1954年後更名中央文學講習所,所長田間。1957年後因政治鬥爭涉及文化界停辦。1980年恢復,又叫文學講習所,負責人徐剛。1984年後始稱魯迅文學院。它的地址最早在北京鼓樓東大街,後遷移到東城的北京八里莊,近年才改遷到環境幽靜的北城的中國現代文學館院內。歷史上,茅盾、郭沫若、葉聖陶、鄭振鐸、老舍、艾青、曹禺、蕭軍、嚴文井、趙樹理等文學名家都曾在此任過教,講過課。 魯院歷史上的班分為長班、短班兩種,短的屬於短訓性質,只有幾個月,(最長的1950年第一屆辦了3年)。我們這屆班是新時期後時間比較長的,一年。它的班每年都舉行,內容不同但大體相似,如:文學進修班、研究生、創作班,作家班、影視班,近年還有網絡班等。招生對象當然是作家及文學創作者,招生辦法我們那屆可以自行報名及各個省的作協推薦,但入學均需省作協蓋章。其後招生各有不同,近年主要將名額分配到各個省,由省級作協推薦。我們讀時是收費的,一年幾千。現在基本是「公費」的,據了解凡參加者除了伙食外基本免費,並2003年後都是「高級研究生班」,每次時間幾個月。 北大、南京大學都斷續辦過中文系類型的作家班(可能後停辦),但與魯院不同要統一考試入學(魯院不考試,報名後考察作品),但給國家文憑。魯院我們畢業的時候給本院進修結業證,可算資歷不能算文憑。原蘇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拒領的作家帕斯捷爾納克認為,文學院應當大學辦,能夠綜合學科。但單獨辦可能有單獨辦的好處,既逃開「科舉考試「。魯院畢業後不負責學員的分配去向,哪來哪去。 ... 驀回首間,我加入吉林省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的介紹人雷抒雁、胡昭先生均已仙逝,前者是東北的老詩人,是1950年中央文研所第一屆學員,還參加過抗美援朝。而我加入中國散文詩學會的介紹人純人、柯藍兩先生也早仙逝。80年代介紹我與長春市作家協會接觸(後我因而加入市作協)的散文作家程質彬先生也已離去,他臨終竟遺囑將上萬冊藏書「遺贈」與我,雖為我婉謝覺得「書香」應傳薪他的後人,但師生情誼至此能不溫流汩汩?……「一生的時光都逝去了,而我卻沒有留神」(阿爾蓋齊) 我擔任生活委員,曾協助院裡平息「食堂風波」,曾掏錢私下裡給食堂的廚師買過水果及糖果,並向他們耐心解釋學員的「合理訴求」,取得感情溝通。我對宿舍公用衛生也比較注意,多次沖刷過男廁所(驚訝發現有的作家學員大便後竟不沖洗,作家與國民均有「整體提升素質」之必要),為公廁開窗放空氣,更換水箱拉繩(用得太髒太黑學員不願用)等,我在知青時當過一年生產隊積肥員,曾為社員各戶收尿桶、起廁所,所以我並不認為真髒,勞動永遠是乾淨純潔的。這些工作我從未向兩位院長提及——今人已沒去,記下來,當生活委員豈能「尸位素餐」? ... 最後一次見到雷院長大約是2007年,在中國現代文學館一次會上,人很多隔著很遠向他遙遙拱手致意,他微笑頷首。那時他瘦了很多,戴著一頂單帽,術後正在放射治療恢復,會議剛開了一會他就先行悄然退場……未及向他好好問候。 位於八里莊的魯院舊址不知拆了沒有?院落一角有幾棵高大的梧桐樹,暮春花瓣落了一地。關於魯院,我曾寫過《「魯院」漫憶》一文,除了懷念,還批評過它,(關於招生,關於作家的培養篩選方式等)今回顧,覺得對於一切歷史,還是讓我們抱著溫情的態度吧,天下,哪裡又有理想的地方呢?這裡畢竟是一個搞文學的人難得的休息下的驛站,一隻只飛累了的旅雁落在這裡,短暫整理羽毛,我們曾在這裡瞭望過中國文學的輝煌過去和漫漫將來…… 想起來我與雷院長的交往有兩件憾事,一是我有幾本書想送他,一直覺得無大成績沒開口,想待將來有了滿意的再送,今已不能。另我的「傻瓜」相機雖經常在身邊,亦有不少機會,卻一直未與雷院長合個影留念(我多年愛好攝影,但生性靦腆,總疑惑見了大「名人」就搶著合影是否有損斯文?)最後我還沒來得及對他說聲「謝謝」(也許不用)。而斯人已去遠! (2013,3,25) (「文學往事回憶」系列) 附雷抒雁簡歷: 雷抒雁(1942——2013),陝西涇陽人,當代詩人、作家。1967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其成名作是紀念張志新而寫的長詩《小草在歌唱》。任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六、七屆全委會委員,2012年5月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並擔任中國作協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先後出版詩集《小草在歌唱》《父母之河》《踏塵而過》《激情編年》等,散文隨筆集《懸腸草》《秋思》《分香散玉記》等。獲得過各種文學創作獎,並有多種文字翻譯詩作發表於國外。2013年2月14日因病逝世,享年71歲。 宏燈詩話推出著名詩人孫文濤先生訪談錄和隨筆錄,歡迎留言討論。 誠邀您加入中國詩歌圈——宏燈詩話選稿圈。不厚名家,不薄新人,與您一同讀好詩,選好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pbmp2q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0340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伸港手抖改善中醫診所埤頭頭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水里睡眠障礙門診中醫推薦國姓鄉胸悶改善中醫診所
線西躁鬱恐慌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鹿谷鄉睡眠障礙門診治療中醫 把脈超神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中寮頭痛看什麼科 彰師大附近推薦血壓不穩定治療中醫 網友都推薦的南投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二林四肢麻痺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彰化發燙感中醫推薦 把脈超神的草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大葉大學附近推薦頭暈看什麼科 花壇口內疼痛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和美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4d45645fgsdfgsv 的頭像
    4d45645fgsdfgsv

    4d45645fgsdfgsv的部落格

    4d45645fgsdfgs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